从华夏之源·红色圣地陕北到生态休闲·宁静和谐的陕南,再到传承千年时尚现代的关中,从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美景到数不胜数的文化IP……
制造业、文旅、农业共39条重点产业链、八大类共100个产业合作项目、5场专题对接活动、持续四天集中释放机遇……一场联动陕西和京津冀的产业合作大戏已经精彩开锣,加速释放投资“西引力”。
“陕西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,继2011年至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%……发展进入传统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,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板上重要一极。”6月21日下午,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江在陕西—京津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合作交流会致辞时说。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前一天,位于西安曲江曼蒂广场的“长安十二时辰”全唐市井文化生活体验地一经开市,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,全网曝光量2亿,单挑抖音播放量超过3200万。
2022年陕西-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,陕西推介10个节能环保产业项目,邀请广大京津冀企业来陕西,共襄双碳盛举,擘画绿色未来。
中欧班列长安号覆盖亚欧大陆全境,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进入全国前十,“米”字型高铁骨架网加快完善,“十三五”期间,陕西省社会物流总额持续扩大,除2020年外年均增长均超过10.3%,达到5.5万亿元。
这个夏天,陕西再次向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规模最大、最具活力的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出合作邀请。6月20日-24日,2022年陕西-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。
当前,在消费品工业“三品”“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工程的扎实推进下,陕西全省消费品工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,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0家,形成了关中、陕南、陕北各具特色的消费品产业集群。
2021年3月,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。2021年8月,陕西省公布包括数控机床、光子、航空在内的23条重点产业链,由省级领导、主管部门和省内龙头企业担任链长、链主。陕西不断推进……
2020年12月,全球领先的马铃薯制品生产商麦肯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陕西杨凌,在中国建设第二个生产基地——占地584亩的马铃薯产业园。
从华夏之源·红色圣地陕北到生态休闲·宁静和谐的陕南,再到传承千年时尚现代的关中,从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美景到数不胜数的文化IP……
制造业、文旅、农业共39条重点产业链、八大类共100个产业合作项目、5场专题对接活动、持续四天集中释放机遇……一场联动陕西和京津冀的产业合作大戏已经精彩开锣,加速释放投资“西引力”。
“陕西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,继2011年至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%……发展进入传统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,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板上重要一极。”6月21日下午,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江在陕西—京津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合作交流会致辞时说。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前一天,位于西安曲江曼蒂广场的“长安十二时辰”全唐市井文化生活体验地一经开市,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,全网曝光量2亿,单挑抖音播放量超过3200万。
2022年陕西-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,陕西推介10个节能环保产业项目,邀请广大京津冀企业来陕西,共襄双碳盛举,擘画绿色未来。
中欧班列长安号覆盖亚欧大陆全境,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进入全国前十,“米”字型高铁骨架网加快完善,“十三五”期间,陕西省社会物流总额持续扩大,除2020年外年均增长均超过10.3%,达到5.5万亿元。
这个夏天,陕西再次向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规模最大、最具活力的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出合作邀请。6月20日-24日,2022年陕西-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。
当前,在消费品工业“三品”“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工程的扎实推进下,陕西全省消费品工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,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0家,形成了关中、陕南、陕北各具特色的消费品产业集群。
2021年3月,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。2021年8月,陕西省公布包括数控机床、光子、航空在内的23条重点产业链,由省级领导、主管部门和省内龙头企业担任链长、链主。陕西不断推进……
2020年12月,全球领先的马铃薯制品生产商麦肯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陕西杨凌,在中国建设第二个生产基地——占地584亩的马铃薯产业园。
陕西—京津冀新能源创新产业合作对接会
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。近年来,随着西电集团、西飞公司、秦川机床工具集团、陕鼓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壮大,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呈现出产业集中度提高、产业集群加快形成、产业配套能力逐步提高的良好态势。
陕西是科教大省,拥有60多名两院院士,1300多家科研机构、专业技术人员110多万,100多所高校、在校大学生130万人。有强大的人才储备支撑,陕西驶入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快车道。
节能环保产业作为陕西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,将成为“十四五”时期支撑陕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能。目前,陕西省已形成高效节能、先进环保、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综合管理服务业的产业体系。
当前,在消费品工业“三品”“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工程的扎实推进下,陕西全省消费品工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,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0家,形成了关中、陕南、陕北各具特色的消费品产业集群。